nengcao@mail.com嫩草
添加时间:上文只分析了少数几个主要衡量美国经济的指标,投资者还需要留意债务、资本支出和许多其它宏观指标。需要看清美国经济基本面的本质,GDP和非农报告的数据真实性有待考量。当美国经济衰退乌云降临时,美元多头仍需对美国经济基本面提高警惕。责任编辑:王永生
央行扩表,更接近一种全口径的隐形税收,但是与地方政府加杠杆不同,此种税收并非以一种即时的住房杠杆压在居民部门,而是更加长期和相对无痛方式。央行扩表来修复实体部门尤其是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,增长回升后央行便可进入缩表周期。从基建 地产到QE 基建:不加杠杆的基建投资
短线向上仍面临压制,中线不悲观从上方空间来看,目前依然处于等待“靴子”落地期,市场对信用风险的担忧仍在,故上方挑战跳空缺口的压力依然较大。本周四凌晨,美联储议息会议是否会释放更进一步的鸽派信号,甚至采取降息行动,被市场广泛关注。更为重要的是,市场等待月底在日本召开的G20会议释放的信号。在国内方面,由于银行被托管后,市场担忧在6月例行资金紧张时节可能会扰动资金面,对指数的反弹仍构成压制。
不加杠杆、不依地产的基建扩张周期以地方政府加杠杆的方式逆周期基建投入,受制于居民杠杆与房地产市场的约束,那么是否可以通过中央政府加杠杆来提供弹药呢?国际货币政策实践上,并不排除中央政府加杠杆或者央行扩表的方式来化解债务问题。央行扩表并不是中央政府加杠杆
《财经》:对于大数据可能导致进入市场受限制的担忧,欧盟的经验是什么?维斯塔格:我们在试着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和案件处理中,以非常细节的方式去看待大数据。我们认为,大数据可以成为一个重要的市场进入壁垒,但有时候也可能因为数据的易得性、复制等而变得毫不重要,现实总是在这两个极端之中游离。
市场也有一种观点,房地产-土地财政-基建这种模式,令居民与实体企业不堪重负,继续再搞基建将会继续强化这一链条。我们认为此条逻辑可能成立半条,就是以土地出让的收入作为基建的支出这一传统模式濒临极限。但是需要转变的可能不是基建投入,而是对资金来源的创新。也就是说,如何在管控地方政府债务下,通过其他非杠杆的方式、抑或是非地方政府加杠杆的方式进行一轮基建投入?